勤俭持家 为子女做榜样 城事-白山站 姜春起 2346225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白山站 > 城事

白山“最美家庭”许桂琴刘秀义夫妻

勤俭持家 为子女做榜样

2017-03-02 15:30 | 来源: 中国吉林网

  女儿考入北京科技大学,毕业后又考上德国亚琛大学研究生;儿子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,现在学习优异。有这么优秀的子女很多人都会认为孩子父母一定也是学识渊博的人。答案是否定的,他们来自于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兴盛社区普通农家,他们的父母叫刘秀义和许桂琴。儿子刘仲垣说:“我不因出生在农家而羞愧,反而感谢我的父母,从他们身上,我学会了自强,学会了什么叫不图回报的爱,我感谢我父母对我的教导,我爱他们。”

  1990年,在兴盛社区道清沟里的一处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,贴上了大红的喜字,34岁的肢体残疾人刘秀义娶了来自通化二密镇的许桂琴。那时候家里没有家电,没有家具,甚至连像样的衣被都没有。丈夫刘秀义患先天性小儿麻痹,走路得拄棍,不能从事体力劳动,生活十分困难。可妻子许桂琴却不灰心,长和丈夫说,“不怕,只要咱努力去干,将来都会有的。”

  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,许桂琴起早爬半夜的种地、养家畜。有了女儿后,许桂琴更是自己动手,用捡拾的破砖碎石垒起了一个20平方米的偏厦子,又四处筹借了560元钱,开起了经销店,让刘秀义在家里操持这个经销店,她仍然打工种地,暂时解决了全家的吃饭问题。三年后,儿子刘仲垣又来到了这个世界,四口之家其乐融融。

  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,许桂琴暗暗下决心,一定要供孩子好好读书。在供孩子们上学的路上,刘秀义和许桂琴可以说是吃尽了苦,学费就是重点难题。虽然家里有最低生活保障,可那时每月50元的低保费,对于两个孩子上学是杯水车薪。许桂琴白天像男人一样装卸货车,同时在一个小型饲养场做兼职饲养员,晚上还在个体煤厂打更,而刘秀义则倾尽全力经营他那20平方米的经销店,赚取的钱全部投入到两个孩子的学习上。许桂琴说:“我也上过学,但仅读了5年就辍学下地劳动,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,所以我有子女后,不管多难,我都要供他们读书,孩子们也争气,学习都非常好。”

  刘秀义和许桂琴从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。逢年过节,全家也只是杀一两只自己饲养的鸡鸭而已。对日常生活十分吝啬的夫妇俩,为孩子购买学习资料却十分慷慨。为了给孩子购买高考复习资料,许桂琴一次竟花了420元钱,这几乎是他们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。为了两个孩子读书,刘秀义和许桂琴两人更是18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,刘秀义的蓝上衣一穿就是13年。

  正应了“寒门出贵子”那句古训,两个孩子特别懂事,从没有向父母伸手要钱买生活以外的物品,在学习上非常刻苦。2007年春节,人们都在享受节日长假带来的喜悦,正读中学的姐弟俩却主动要求无偿为道边煤炭检查站打更,其目的就是有一个清净且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明亮的灯光。女儿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白山一中,因为学校离家太远,许桂琴夫妇让孩子住校,孩子每月花的生活费竟不超过200元。许桂琴含泪说:“我有时候会把店里的火腿肠塞进女儿书包,可到下周末她又偷偷放回柜台,还反过来告诉我,现在的生活比你那时好多了,没有必要这样奢侈。”

  两个孩子从小就知道为父母分忧,每当假期来临,两个孩子就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活,家里的住房没有自来水,一直靠许桂琴挑水吃,到了假期,姐姐就带着弟弟半桶半桶的地抬水。在许多同龄孩子玩游戏,、逛公园时,姐弟俩却在为父母分担着本不应该他们所做的许多事情,播种、秋收、洗衣、做饭……

  2010年,一场洪水无情地将许桂琴在山下辛辛苦苦种植的白菜全部冲毁,颗粒无收。到了深秋,为了解决全家过冬的蔬菜,许桂琴就到别人秋收后的菜地里捡拾那些被遗弃的无心白菜。时值周末,姐弟俩见母亲如此辛苦,就推着小车同母亲一起捡拾白菜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,两个孩子深深地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古训。

  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,刘秀义和许桂琴这对贫穷的低保户,用勤劳的双手和高尚的情操描绘了一幅勤以修身,俭以养德的成功教育画卷。

 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琳本人供图

责任编辑: 姜春起